10月初參加大學舉辦的Tour,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到訪吉澳島(Crooked Island)參觀及海鮮午餐!而這次吉澳島的海鮮餐,不只是來自五大洲七大洋的交換生,連活在香港多年的本地生也覺得好吃到快要往生!
本來以為島上的美食就只有海鮮餐,怎料到原來由島上原居民人手製作的客家茶粿和糯米糍也很好吃,而且價錢一點也不貴!我們一團人吃到撐着走,還把吃不下的通通買回家慢慢享受~ 我覺得一定要分享出來,讓更多人知道吉澳島也有很多美食,不只是一個衰落的老舊小漁村!
店名:益民茶樓
地址:新界沙頭角吉澳島大街25-26號
電話:26799337 / 26799132 / 98787669 (聯絡人:劉子安先生)
※要先致電預約哦!
上午到訪荔枝窩後,繼續行程來到吉澳;這是第二次到訪吉澳,上次到訪大概是7年前的事。
由於吉澳對外的公共交通就只有街渡(水上小型渡輪)往來沙頭角碼頭,而碼頭的位置是在沙頭角禁區範圍內,需要先申請禁區紙才可以進入 (要禁區內居民協助申請),所以要前往就只能參加本地旅行團或自行租船前往。
這次來到吉澳島上一間比較有名的餐廳 - 益民茶樓;
外觀怎樣看起來都感覺是普通餐廳而已,但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哦!
餐廳內最多只能放5張10人的圓桌,牆上掛滿吉澳島及世界地質公園的景色相片。
海鮮餐第一道菜其實是柴魚花生粥及白飯,兩者都可以無限「放題」任食!只是沒有拍照存檔......
薑蔥白切走地雞
白切雞皮薄嫩滑,一點也不油膩;再加上靈魂人物 - 薑蔥,把整碟白切雞昇華到更高境界啊!
介紹身邊的外國人以薑蔥拌白飯來吃,他們也覺得這配搭非常完美、吃不停口!
白灼生蝦
每隻鮮蝦雖然不算大只,可是能吃得出是鮮味十足,蝦肉咬下去非常爽口,根本不用沾豉油!意外地發現同行的日本人不懂幫蝦脫殼咧!把蝦頭和蝦身分離的時候,把蝦頭內的汁全都擠出來......
豉汁蒸排骨
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蒸排骨,可是那個醬汁令人喜出望外,用來拌飯意外地開胃、食慾大振!
燈籠椒炒魷魚
印象中好像只夾了兩塊魷魚而已,同桌的交換生都很快手把魷魚吃光 T.T
蒜蓉粉絲蒸扇貝
蒜蓉是經過滾油微微炸過一次, 再加上少許豉油淋在扇貝上;
雖然扇貝不像平時買到的那麼大隻厚肉,但仍然很鮮甜!再把蒜蓉豉油拌粉絲一起吃,這就完美了~
秘製手打墨魚丸
事前完全不知道這原來就是益民茶樓的招牌菜!
只記得老婆婆上菜時,大家都驚訝得即時起哄,馬上拿出手機相機瘋狂拍照~
千萬不要小看這粒墨魚丸,材料不只是新鮮墨魚,還加入豬腩肉、馬鮫魚、陳皮、蔥混在一起。
Size有如桌球般大的墨魚丸,正因為加入豬腩肉及馬鮫魚,咬下去口感煙韌彈牙、亦有淡淡的陳皮香~
清蒸䱽魚
據店內的老婆婆說,䱽魚是村長的自家漁排養殖的,非常新鮮!
正當大家煩惱該怎樣把魚肉拆下來,剛才不懂脫蝦殼的日本女生突然站起來,優雅地把整條魚骨、連魚腩的細骨也一條不漏拆出來!同桌的歐美交換生及ANDY都看到目瞪口呆,驚為天人!
這就是文化的差異,大家能看得出來嗎?
我們平時都會把雞骨、魚骨、蝦殼放在桌面上;那時候被旁邊的日本女生問了ANDY「平時都不會把這些放在碗內盛起來嗎?」。對啊,想起那段在日本生活的日子,她們的確不習慣這種「粗放式」的食文化呢~
明明是週未來訪吉澳島,島上竟然只有我們這批遊客而已.....
不過這也是好機會讓我拍下這張沒有人的照片!
往天后廟方向前行,中途會經過這對老婆婆老伯伯家門前的小賣店,可以買到手製的客家茶粿及甜點!
這是一款名為「雞屎藤」 的客家傳統茶粿,4粒一份只售$5。
這款也是「雞屎藤」茶粿,但裡面配搭的是紅豆蓉,而且非常「足料」!
對紅豆非常熱愛的我馬上打包了幾個回家慢慢享受~印象中售價也是$5一粒~
這是以南瓜蓉製成的茶粿,拍完這張照片就被掃清光 T.T
這團白色的就是花生糯米糍!最後兩粒被教授搶先一步買走了
如果要買海鮮乾貨士產,店家都是集中在碼頭附近的位置,可以留待上船離開前才購買!
士多亦有賣飲料,看過價錢也合理不算貴,至少不會是開天殺價。
其實吉澳因為交通不便,現在連遊客也不斷減少;不少香港人從未踏足,或者是連吉澳在哪裡都不知道!但島上不只是美食,還有歷史、自然景觀等着我們去探索、了解;有機會的話不妨參加本地旅行團或自行租船前往,好好認識這個被遺忘的小島 - 吉澳。
本地旅行團的資料,大家可以參考油蔴地旅遊的網頁 ↓